7月的香港,闷热潮湿。香港高等法院第23号法庭内东兴证券,三份起诉书的出现让整个中国商界为之震惊。
封面新闻报道,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三位自称是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非婚生子女的原告,将矛头直指现任娃哈哈董事长宗馥莉。他们要求冻结汇丰银行账户内18亿美元资产,并追索父亲生前承诺的21亿美元信托权益。
这场突如其来的争产案,将娃哈哈置于舆论漩涡。与此同时,一场迟到的反思开始在舆论场蔓延:去年那场针对农夫山泉及其创始人钟睒睒的网络暴力,原来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冤案。
1.舆论风暴
一瓶水的重量很轻,但扣在农夫山泉头上的道德帽子却很重。
2024年2月,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因病去世,举国哀悼。在公众自发缅怀这位“平民企业家”的同时,一场针对其最大竞争对手农夫山泉及其创始人钟睒睒的网络暴力悄然掀起。
钟睒睒因未亲自出席宗庆后的追悼会,仅仅送了花圈和挽联,便被网友指责“不近人情”,挽联内容也被批评平淡、公式化。
随后,各类营销号和自媒体不断翻炒农夫山泉与娃哈哈的旧怨,诸如钟睒睒曾是宗庆后手下经销商却因“冲货”被取消代理商资格、创办农夫山泉后以贬低纯净水吹捧天然水引发行业抵制等事件被反复提及。
“农夫与蛇”的故事在网络上广泛流传,钟睒睒和农夫山泉被推上风口浪尖,遭遇网友激烈声讨和批判。
随着舆情发酵,农夫山泉产品包装也被无端揣测。有网友质疑农夫山泉标志形似日本富士山,东方树叶包装图案与日本事物有关,尖叫包装动作模仿“日本舞”等,“男子称农夫山泉产品包装媚日”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钟睒睒儿子钟墅子的美国国籍更成为众矢之的,“若企业交给美籍继承人,民族品牌将落入外人之手”的指责铺天盖地。
在这场舆论征讨中,农夫山泉官方旗舰店销量暴跌,市值大幅缩水,众多小超市商店因舆论压力被迫下架农夫山泉产品。
一边是“神坛”上的宗庆后,一边是“地狱”里的钟睒睒东兴证券,网络上演了一出荒诞的道德审判剧。
2.反转时刻
当时间来到今年7月,娃哈哈的豪门争产案如同一枚精准的回旋镖,击碎了公众对宗庆后的完美想象。
据香港高等法院公开文件,三名持有美国国籍的宗姓人士——宗继昌(Jacky Zong)宗婕莉(Jessie Zong)、宗继盛(Jerry Zong),以“宗馥莉同父异母弟妹”身份要求分割遗产。他们主张自己是宗庆后与前高管杜建英所生的非婚生子女,且均为美国籍。
据媒体报道,本案原告方律师在法庭文件中声称,宗庆后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曾与一名叫杜建英的女子育有这三名子女。1996年,杜建英以“看护人”身份陪14岁的宗馥莉赴美留学期间,在洛杉矶产下一子。此后十年,她又为宗庆后诞下一女。而这段关系发生时,宗庆后与原配施幼珍的婚姻仍在存续。
这一复杂家庭结构的曝光,彻底颠覆了公众对“布鞋首富”家庭关系的传统认知。
每年个人消费不超5万元,办公室不足50平方米,70岁出差仍坐经济舱。“布鞋首富”宗庆后的公众形象曾令无数人尊敬。更打动人心的是他与妻子施幼珍相守数十年的婚姻,以及独生女宗馥莉作为唯一继承人的“清白”家世。
这种形象在去年2月他去世时达到顶峰,成为全民缅怀的精神图腾。而当公众情绪被推至高点时,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成了完美反例。
“一个把女儿留在身边,一个送儿子入美国籍;一个坚守实体经济,一个醉心资本上市。”
面对汹涌舆情,去年3月,他在《钟睒睒:我与宗老二三事》一文中澄清:“第一桶金来自布匹生意,从未在娃哈哈领薪,也不存在因冲货被开除的情况”。
他多次强调企业所有权在中国,却收效甚微。更令人心痛的是,在这场网暴中,钟睒睒的母亲因不堪舆论压力而去世。
3.人设危机
农夫山泉确实冤,但更冤的或许是我们对企业家扭曲的期待。
现实中,我们对企业家的期待陷入一个制度性误区:一边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企业家,一边理所当然地用最严苛的道德尺度捆绑他们。
期待企业家在公德与私德上皆完美无瑕,不仅是对其人性的误解,也是对他们社会贡献的扭曲。
这场持续一年多的风波,暴露出社会评价企业家的标准错位,我们迫切需要区分企业家的“公德”与“私德”。
企业家的公共价值应定义在“公德”维度,是否推动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尊重契约、引领技术与品牌进步。
娃哈哈与农夫山泉在全国提供了数以十万计的就业岗位,为无数家庭提供收入,产品与商业体系增加社会福祉,这是不可否认的公共贡献。
“私德”范畴的家族结构、子女国籍与财富安排,本质是家庭治理结构问题。
中国最优秀企业家的后代都在进行全球化布局,多国资产配置相当普遍。若将子女国籍等同于“是否忠于国家”,是对现代企业治理基本原则的曲解。
中国企业界喜欢造宗教、造神,希望借此把自己和企业推到超凡地位。而神和宗教最大特点就是不能有瑕疵和阴暗面。当完美人设崩塌时,反噬的代价往往更为惨痛。
三个月前,小米车祸事件中雷军遭到的讨伐,与宗庆后“完美父亲”形象的反噬,本质是同一种逻辑:造神之后必要毁神。这种“神化—幻灭—围剿”的循环,成了悬在中国企业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当我们回望去年那场针对农夫山泉的网络暴力,真相与荒诞愈发清晰地展现在大众面前。网络暴力如同一场无妄之灾,不仅使钟睒睒个人名誉受损,还对农夫山泉的企业经营造成严重冲击。
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企业家。不是完人,而是制度意义上的企业家。他们的价值,不是建立在人设神话或民族叙事之上,而是以公共理性、市场规则、契约精神为支撑的企业行为。
中国商业文明的进步,不在于打倒多少个“资本家”,而在于学会尊重契约精神,容纳企业家的不完美,让市场的归市场,道德的归道德。
倍顺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